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仲茜)“2024年,我们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助力泰州医药高新区再次进入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前10强。”4月12日炒股加杠杆吗,在2025年泰州产业新生态交流对接会暨2025上证春季所长座谈会上,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医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蒋鹏向大家重点介绍了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情况。
作为全国首个医药高新区、首个部省共建医药产业园,泰州医药高新区自2006年启动建设以来,始终遵循医药产业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发展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探索走出了一条吸引高端人才、转化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专业园区发展之路。园区打造的中国医药城已成为城市地标、产业地标。
“概括起来讲,我们突出抓好‘四大关键链条’。”蒋鹏介绍,第一是完善的特色产业链。聚焦“医”和“药”两大主题,先后落户1300余家医药企业,包括阿斯利康、雀巢、勃林格殷格翰、阿拉宾度等14家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初步构建了“4+2”产业体系,即生物药(疫苗、抗体药)、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化学药新型制剂、现代中药4大主导产业,特医配方食品、动物保护产品2大特色产业。
第二,完备的技术平台链。园区致力建设涵盖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矩阵,拥有以复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从0到1”基础研究平台;以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ICGEB泰州区域研究中心、中科院大化所、南医大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从1到10”成果转化平台;以疫苗工程中心、华西海圻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GLP)、北大临床研究中心(GCP)等为代表的一批“从10到100”产业应用平台,其中疫苗工程中心已孵化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10多家,金迪克、瑞科、荃信等3家企业先后上市。目前,园区一共搭建了20多个特色鲜明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药物研发、产品中试、生产制造、销售物流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第三,健全的金融支撑链。园区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发挥泰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大健康产业母基金作用,共同开发各类金融产品,形成了创业期政府资助、成长期科技信贷支持、成熟期股权直接融资、扩张期上市培育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先后设立24只产业基金,注册规模达120亿元。通过“投融对接”“以资引资”和“以资引商”等发展新模式,撬动红杉中国、淡马锡等全球顶级资本和资源,帮助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先后获得阶段性股权融资超80亿元。组建中国医药城上市企业联盟,目前已有8家本土上市企业,到2030年上市企业可望达到20家,资本市场“中国医药城”板块将加速崛起。
第四,全天候的专业服务链。建成国内首个“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打造新药申报、医药政策、审评核查三个服务中心,集行政监管、技术支撑和产业服务为一体,形成“四个90%”药事服务专业工作团队(即团队成员90%以上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90%以上毕业于“985”或“211”大学的生物医药相关专业,90%以上具有国家药监局或省局挂职学习经历,90%以上拥有国家药监局和省局各项现场检查工作经验)。此外,依托部省共建和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的独特机制,园区具备国家、省、市多项政策赋能,并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融合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拿出财政预算资金1亿元,对招引落地、项目建设、研发创新、注册申报、投产销售等进行全链条支持;量身定制“113人才特别计划”,人才专项资金提升至每年2亿元。
下一步,园区将聚焦“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药城”目标,加快打造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产业地标,突出强链补链延链,做大疫苗、化学药新型制剂、特医食品等优势产业总量,提升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动保产品等特色产业层次,挖掘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健康产业潜力炒股加杠杆吗,拓展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赛道,全力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